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时刻?其实有的问题,是因为对底层知识不够了解。

guidance-on-medical-device.jpg

因此,针对医疗器械行业从业者,或者投资器械、想进入器械圈工作的朋友们,思宇MedTech开启了“械企必读”系列,旨在说清楚一些基本问题,帮助我们认识医疗器械产业全局,理解自己在产业中的位置,才更能想清楚战略性的问题和创新思路与方法。

比如,软件是“器械”么?宠物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么?康复辅具是“医疗器械”么? 请看 第1篇,到底什么是医疗器械?各国对医疗器械的定义有何不同?

今天分享各个角度的医疗器械分类,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在产业/产品中的位置。医疗器械的分类有多个维度。

当我们进行产品注册时,需熟悉法规中的产品目录分类,以及按风险划分的分类。

当我们研究医疗器械市场时,需了解每个赛道的含义和其包含的器械产品。

当我们研究未来科技趋势时,需掌握科学方向对应的临床需求,甚至是一些没有明确分类的产品。


01 中国医疗器械分类


一、分类依据相关的政策文件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

《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第129号)

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21年第60号)

二、“依据影响医疗器械风险程度的因素,医疗器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无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

(二)根据是否接触人体,分为接触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

(三)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是否接触人体,医疗器械的使用形式包括:

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其他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器械、其他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液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设备、其他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四)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是否接触人体以及使用形式,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或者其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情形:   

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皮肤或腔道(口)、创伤或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

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

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失控后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

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

名词解释:

无源医疗器械: 不依靠电能或者其他能源,但是可以通过由人体或者重力产生的能量,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

有源医疗器械: 任何依靠电能或者其他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体或者重力产生的能量,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

独立软件: 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医疗目的,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自身预期目的,运行于通用计算平台的软件。这一类也是医疗器械)

247c4e64-a4b1-4b51-a324-b24b2eed8c93.jpg

c10714a0-5455-4b13-90f1-3b8e833112b6.jpg

三、按《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中的大类

  1. 有源手术器械
  2. 无源手术器械
  3. 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
  4. 骨科手术器械
  5. 放射治疗器械
  6. 医用成像器械
  7. 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
  8. 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
  9. 物理治疗器械
  10. 输血、透析和体外循环器械
  11.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器械
  12. 有源植入器械
  13. 无源植入器械
  14. 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
  15. 患者承载器械
  16. 眼科器械
  17. 口腔科器械
  18. 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
  19. 医用康复器械
  20. 中医器械
  21. 医用软件
  22. 临床检验器械

四、按监管的风险分类

内容详情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令第739号。其中对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生产、经营与使用、召回、监督检查进行了规定。

1.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 ,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外科用手术器械(刀、剪、钳、镊、钩)、刮痧板、医用X光胶片、手术衣、手术帽、检查手套、纱布、绷带、引流袋等。

第一类需向地市药监局提交备案资料。 备案依据《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2.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 ,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如医用缝合针、血压计、体温计、心电图机、脑电图机、显微镜、针灸针、生化分析系统、助听器、超声消毒设备、不可吸收缝合线等。

第二类需向省级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

3.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 ,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角膜接触镜、人工晶体、超声肿瘤聚焦刀、血液透析装置、植入器材、血管支架、综合麻醉机、齿科植入材料、医用可吸收缝合线、血管内导管等。

第三类需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

补充的分类原则:

(一)如果同一医疗器械适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类,应当采取其中风险程度最高的分类;由多个医疗器械组成的医疗器械包,其分类应当与包内风险程度最高的医疗器械一致。

(二)可作为附件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当综合考虑该附件对配套主体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如果附件对配套主体医疗器械有重要影响,附件的分类应不低于配套主体医疗器械的分类。

(三)监控或者影响医疗器械主要功能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当与被监控、影响的医疗器械的分类一致。

(四)以医疗器械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五)可被人体吸收的医疗器械,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六)对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有源接触人体器械,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七)医用敷料如果有以下情形,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包括:预期具有防组织或器官粘连功能,作为人工皮肤,接触真皮深层或其以下组织受损的创面,用于慢性创面,或者可被人体全部或部分吸收的。


02 市场视角的医疗器械分类


一、按临床科室分类

如:IVD、影像、心血管、骨科、普外科、眼科、神经外科等。

二、按产品形态和属性分类

1.高值医用耗材(血管介入、电生理、骨科、眼科、口腔科、神经外科、其他介入类);、

2.低值医用耗材(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注射穿刺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类、医用消毒类、麻醉耗材类、手术室耗材类、医技耗材类)

3.医疗设备

(1)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生命支持设备、医用监视器/监护仪;

(2)医学实验室检测设备;

(3)家用医疗设备,等

4.IVD体外诊断


03 国外医疗器械分类


对于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我们最常接触的是监管风险的分类,即常说的一类、二类、三类。因为这是我们产品上市必经的一环。从风险分类上,美国、欧盟、日本,跟中国类似。

一、美国

在美国, 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分为I类、II类、III类,其中I类风险最低。

关于医疗器械产品选择什么分类,如何注册,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有视频教程,在CDRH Learn中,链接:

https://www.fda.gov/training-and-continuing-education/cdrh-learn

对于大家常听说的510k,亦有详细说明。

e1c7dfe6-580c-44b6-9dca-543e9189295f.jpg

二、欧盟

医疗器械分为 I类、IIa类、IIb类、III类,其中 I类风险最低

在欧盟申请CE认证,器械厂商可以阅读此说明

https://ec.europa.eu/growth/single-market/ce-marking/manufacturers_en

系列文件所在网页: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02017R0745-20170505

1ea7d980-7e1d-417c-b88c-0f5147d30c3b.jpg

三、日本

在日本,医疗器械分为 I类、II类、III类、IV类,其中I类风险最低。

日本负责监管器械的是厚生劳动省,该部门是负责日本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主要部门,设有11个局7个部门,主要负责日本的国民健康、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提供、药品和食品安全、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等职责。

e1cce098-1635-488b-9b4e-ee3ed87ac76e.jpg

via 思宇Med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