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兽医行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挑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讨论和思考话题。从围绕兽医技术人员使用率的激烈争论,到持续不断的虚拟兽医-客户-患者关系 (VCPR) 之争,再到执业估值的暴涨暴跌,以及围绕人工智能 (AI) 的持续热议,兽医行业见证了诸多变革力量的涌现。
2024年即将到来,兽医界即将迎来又一个转型之年。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因为它们有可能重塑行业格局和兽医护理的提供方式。以下是未来一年及未来值得关注的一些关键趋势。
远程医疗政策转变
多年来,eVCPR(即远程建立兽医-客户-患者关系)的全国合法化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2023年该领域终于取得了一些进展。今年5月,亚利桑那州宣布了一项新法案,允许持有州执照的兽医通过远程医疗建立VCPR。几个月后,加利福尼亚州也通过了一项类似的法案,该法案将于2024年1月1日生效。至此,美国共有6个州取消了现场建立VCPR的要求。
在接受 VIN 新闻社采访3 时,兽医虚拟护理协会 (VVCA) 联合创始人马克·库欣 (Mark Cushing) 暗示,我们可能很快就会看到另一个州也采用虚拟 VCPR,并且“2024 年将是繁忙的一年,因为无论在哪个领域,一旦主要州开始转变,此类政策问题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节奏和势头。”
这些进步让专业界意见不一,一些人为消除医疗障碍而欢欣鼓舞,另一些人则对远程医疗可能带来的质量风险感到忧心忡忡。一些人甚至拒绝利用这一新机遇。虽然没有证据表明虚拟医疗质量低劣,但将电子虚拟医疗记录 (eVCPR) 合法化或许有助于解决动物医疗领域长期以来存在的远程医疗和患者预后数据不足的问题。
客户似乎更青睐远程医疗
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 (ASPCA) 的一项调查4显示,69% 的宠物主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愿意使用远程护理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兽医院采用数字通信工具,发现新的收入来源,并挖掘更广泛的远程就业人才库,该行业将更接近解决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问题。随着远程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为虚拟护理工作流程的实施做好准备,以抓住新兴机遇,是明智之举。
获得护理的举措
随着远程医疗的进步,对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迫切需求引发了一系列其他行业举措,涵盖护理范围、提高员工利用率以及降低医疗费用。兽医企业正在推出新的服务、实践模式和护理交付方式,旨在缩小服务匮乏社区在宠物护理方面的差距。
这一变革中的一个关键发展是移动兽医服务的兴起。根据美国兽医协会(AVMA)的《职业经济状况报告》, 2022年, 5家移动诊所的总收入中位数最高,达到120万美元,较上一年的30万美元大幅增长。由于忙碌人士越来越注重便利性,这一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移动兽医服务不仅满足了他们对速度和便捷性的需求,也为那些在获取传统兽医护理方面可能面临地理或物流挑战的宠物主人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该行业也在充分发挥兽医技术人员的潜力,以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并留住这些宝贵的团队成员方面取得了进展。美国动物医院协会 (AAHA) 发布的《2023 年技术人员使用指南6》是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该指南提供了实用工具,以增强技术人员的能力,并认可他们在患者护理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监管机构正在努力通过扩大兽医技师的执业范围来解决兽医短缺问题。例如,阿肯色州通过了一项法案7,允许兽医技师专家与兽医合作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并建立VCPR;加利福尼亚州正在考虑一项法案2,允许兽医利用RVT作为代理机构建立预防性护理的VCPR。鉴于这些进展,我们可以预见,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兽医技师以及该行业未来转型的讨论将进一步展开。
云迁移仍在继续
过去十年,基于云的软件解决方案的采用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根据 IDEXX 投资者日报告8 ,使用基于云的实践信息管理系统 (PIMS) 的诊所数量从 2013 年的 1% 增长到 2018 年的 12%,目前已达到 35%。
随着兽医企业越来越多地寻求摆脱昂贵且耗时的现场硬件和 IT 基础设施维护,向基于云的系统的迁移将继续以每年 6-8 个百分点的速度加速,到 2030 年渗透率将达到 84%。
随着整合商意识到缺乏统一数据正在扼杀其增长,企业采用将推动这一转变。兽医集团一直在努力管理其各个分支机构的软件混杂问题,他们的目标是实现 PIMS 的标准化,以简化运营,增强数据一致性,并提高其多机构实践的整体效率。
17% 的兽医诊所计划在未来 2 年内淘汰其基于服务器的系统,他们将购买一体化 PIMS,该 PIMS 提供广泛的集成和扩展功能,无需购买额外的软件,例如在线预订、提醒或远程医疗功能。
云计算趋势也将为宠物主人带来积极的影响。新软件的扩展功能将使兽医院能够提供更广泛的服务和沟通渠道,例如短信、宠物主人应用程序、虚拟护理,甚至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最终提升客户体验和患者护理。最后,这一趋势将为诊所工作人员的远程工作创造机会,满足兽医专业人士长期以来的愿望。
人工智能的利用与监管
虽然人工智能 (AI) 在动物健康领域的应用并非全新概念,但兽医行业目前正见证着人们对其兴趣和应用的激增。这种趋势在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中都显而易见,它们都致力于推出涵盖兽医实践各个方面的 AI 驱动工具:集成 AI 功能的 PIMS、语音转文本、数据分析和预测工具、诊断成像、智能可穿戴设备——应有尽有。
人工智能在兽医诊所工作流程中展现出众多潜在应用。从预筛查和分诊到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就诊后的患者随访,这项技术有望简化流程并减轻从业人员的行政负担。随着机器智能既有热情的支持者,也有激烈的反对者,兽医行业可能很快就会开始思考如何制定一个法律框架来规范动物医疗保健领域使用的人工智能工具。
美国兽医放射学院执行主任 Tod Drost, DVM, DACVR 认为1使用人工智能的医疗设备应该像人类医学一样接受监管监督程序,并强调让中立的第三方参与进来以在这些新技术的开发中优先考虑患者利益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兽医学中的有效性取决于该技术能否根据行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训练机器学习算法需要海量数据集,而目前,这些数据集严重依赖于像 ChatGPT 这样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然而,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提升兽医护理方面的潜力,必须确保获取经过验证的医疗数据和知识库,同时积极让兽医专业人员参与到这些算法的训练和微调过程中。
人工智能在兽医学领域的未来发展尚需更加清晰,但其影响可能深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更全面的指导方针,并不断成熟和适应兽医学的特定需求,它们有可能重塑兽医和诊所的运作方式。
整合过山车
近年来,兽医整合市场经历了一段过热时期。大量投资涌入,整合者不仅收购个体诊所,还竞相收购其他集团,以扩大其网络。在巅峰时期,公司化程度曾达到25%,诊所估值倍数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2023年,随着整合泡沫的破裂,市场迎来了一个转折点。曾经天文数字般的估值倍数从18倍暴跌至8倍。推动这一快速增长的套利策略不再可行。
造成这种停滞的因素有很多。一家大型兽医集团的IPO计划因监管障碍而推迟,2加之高利率、通货膨胀以及多家大型平台无法完成资本重组,导致私募股权公司对进行新投资日益谨慎。因此,估值全面下降,影响了整合者的EBITDA倍数,他们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团队规模过大、管理费用过高以及投资组合被收购的价格高于其整个平台价值的困境。
然而,到2024年,我们或许会看到兽医整合市场的复苏。该市场已开始展现出活跃的迹象,例如殷拓集团(EQT)近期从JAB和NVA手中收购VetPartners的第三轮融资,以及Petfolk的第四轮融资和Bond Vet的第五轮融资。一些创新模式正在涌现,例如“de-novo”(新建)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缩小诊所规模并降低前期成本,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一条道路。市场的发展轨迹取决于大型IPO的可能性,或被大型企业或大型私募股权公司进行大规模收购的可能性。
虽然这些发展可能会重塑行业基准,但整合者需要适应才能生存。在套利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寻找与执业者服务患者的目标相符的利润增长机会至关重要。透明度将是修复与独立执业机构之间脆弱关系的关键。
本文作者Ryan Leech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者,作为兽医软件Digitail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总监,他负责与行业领袖和创新者开展合作与整合,推动兽医学领域的数字化转型。